2010年3月19日

2010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中印石佛記」現場報導

   DSC_3241 

2010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板橋龍山寺文化廣場會場。(圖片提供/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撰文/廖翎而

文字轉載自《覺風季刊》第47期,2010年3月,頁8-10。

2010年1月30日至2月1日一連三天,台北市冬天一改陰霾氣候,彷彿配合國內外與會學員的興奮心情,而顯得格外晴朗,由覺風基金會主辦的2010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也在美侖美奐的龍山寺文化廣場大樓裡隆重舉辦。

IMGP0134

法鼓大學籌備處劉安之校長開幕式致詞。(圖片提供/法鼓大學籌備處)

大會由龍山寺副董事長黃書瑋及法鼓大學籌備處劉安之校長致詞後正式揭開序幕,社會賢達柴松林教授、薄慶容教授、吳文成老師等,更有遠從香港來參加的學員,此次報名人數250位很快便截止,由此可見歷屆佛教藝術營的口碑早已建立,所以這次也能吸引眾多人搶先參與。

本次營隊以定州石佛及山奇大塔為研習主軸,由大陸清華大學藝術史教授李靜杰講解中國佛教美術相關議題,作為舖陳,引領大家深入瞭解中國大陸對於佛教藝術的學術研究,屬深度規劃的課程,內容相當精深,為免大家難以瞭解,覺風更出版定州石佛專書,並突破傳統出版方式,採電子書方式出版,以符合環保及經濟效益。

DSC_3156

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史論學系李靜杰教授。(圖片提供/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

引發熱烈討論的中國佛教美術課程

李教授中國佛教藝術的涵養非常深厚,所述的研究多數字及表格,令學員嘆為觀止,可見其學問之紮深,其中多田野調查資料,尤以他談及中國大陸當局對尚存於今的珍貴文物漠視的態度,令人大為扼腕嘆息。

他指出,在中國大陸偏遠地方,如陝西等仍有很多佛像雕刻及經變圖等,原本是刻在當時的寺廟裡,但經過歷史的演進,小小的寺院現今竟變成羊圈或倉庫,更有半傾破敗,幾乎全損而無人理會的情形,而這樣的地方(據他說有幾百處)保存的佛教藝術,竟莊嚴美妙直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水準,令人驚豔:「誰說中國沒有人體美?在寫實能力上輸給西方?看看我們的佛教藝術對菩薩或神像的造型,真是完全符合黃金比例,甚至可媲美米開朗基羅的人體曲線美,完美而超乎想像!」莫怪李教授忍不住一直痛聲疾呼中國大陸當局應重視古代文物的保護,不要只急於發展經濟,忽視藝術文化對人生的價值。

學員們對此也紛紛反應,課堂上及課後都不斷發問,提出許多保存古物的專業建言,但可惜這些都需要政府介入與重視,目前只能由有心的學者們盡力搶救,否則就得眼睜睜看著古代文物漸漸消失在歷史長廊裡,令後世子孫惋嘆。

除此之外,田野經驗驗豐富的李教授講授中國佛教藝術,係分別從南北朝至唐宋的佛教造像樣式與圖像思想來介紹,此外,也以特別具有地方特色者為主題而探討,如定州系白石佛像及中原北方唐代石刻佛像,還有安陽修定寺塔唐代浮雕圖像分析。

以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定州石佛後文將專文介紹,在此不多述。李教授在探索佛像思想上,很能引發學員共鳴,他提及的幾個主題:《法華經》佛像思想、華嚴經圖像構成、三佛圖像演進、五代絹畫降魔圖像解讀、佛足跡圖像的傳播與信仰,都引起學員們熱烈討論與發問。

如由《法華經》主導的圖像構成,反映的思想是《法華經》對北朝佛教美術的支配力,超過其他經典,其中尤以釋迦多寶佛圖像應視為《法華經》的象徵,這是解析《法華經》圖像構成的前提,此外彌勒菩薩與彌勒佛的對稱組合,也符合經文所云,亦即《法華經》的受持者逝後,為千佛所救度,不墮惡趣,往生到彌勒菩薩所在兜率淨土,彌勒佛與彌勒菩薩成對配置,代表漢文化地區西晉以來彌勒下生信仰的流行,以及對稱表現的傳統。

此種彌勒淨土思想到了北朝晚期、隋代,在傳統的《法華經》圖像中,出現阿彌陀淨土圖像,並且日趨佔據主導地位,預示著以淨土信仰為主流的佛教美術新時代,即將來臨。

這也是佛教藝術對佛法的貢獻,以圖像印證佛教發展史,增加佐信,在實景下也更增對佛法的信念。所以相對地,另一部代表最高圓教思想的經典──《華嚴經》也同樣備受矚目,北朝晚期至隋代流行的盧舍那法界圖像,反映《華嚴經》的法界觀和菩薩行思想,菩薩行是貫穿《華嚴經》全經的主題思想,也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其重要性甚大,而其「蓮花藏世界海」的圖像,更可見出當時流行的華嚴觀想法「蓮花藏世界海觀」,因此此經圖像的研究,備顯珍貴。

DSC_3205

林保堯教授與李靜杰教授作"中印石佛記田野對話"。(圖片提供/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中印石窟田野辛苦談大公開

本次營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林保堯和李靜杰兩位教授的對談,分享其田野調查工作的辛苦歷程,兩位教授一起合作過無數次,林教授指出,與李教授一起到中國大陸石窟探查,其中以至陜北的石窟是最辛苦的,在十天內都去沒人到過的地方,有時連路都沒有,甚至荊棘遍地,石窟往往蓋在懸崖上,所以必須攀岩走壁才能拍到照片,他一個人就拍了七萬多張照片,如鐘山石窟、甘泉劉老莊石窟、彬縣大佛寺、川庄石窟、老君廟等。

林教授表示,跑田野時,常餓肚子,因為乾糧頂多只能帶個幾天就吃完了,而山區往往都沒有人煙,他們經常忍耐飢餓,等到遇到村莊才有食物,不僅忍飢耐勞,拍照的困難也是必須克服的,由於路上狀況多,且石窟多位於懸壁等難登之處,所以有時候相機一不小心就掉下去,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帶二台相機在身上。

他繼續說,不要以為反正可以開車到石窟,大多地方都是必須下車再走一段長長的山路才能到達,所以石窟田野調查真的不僅要具備專業素養,也要體力過人,套句李教授的話,非常地「艱苦卓絕」,所以這樣的工作真的已接近苦行。

不過林保堯老師卻說,做田野第一要件是要會玩,佛教藝術這麼美,怎可覺得苦呢?要樂在其中,玩在其中!才會玩出心得來。這果然是高超的生活哲學。

DSC_3238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林保堯教授。(圖片提供/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幽默風趣的山奇大塔講述

第三天課程則接棒給任教於國內台北藝術大學的林保堯老師,講授印度的山奇大塔,相對於嚴謹保守的李教授,林教授的幽默風趣,令學員大感輕鬆,所述的課程內容不再是一堆統計數字與表格,相反地,是從文化與生活的角度切入,讓佛教藝術是可以帶回家,一起生活的知識,甚至是幫助觀想與信仰的藝術。

林教授指出,田野調查要從人文關懷開始,只是從圖像裡的一個女神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地(印度)文化的精華,如在東門第三根橫樑下的樹下夜叉女,是位全身近乎全裸的女神,胸部豐滿、纖細柳腰、高翹臀部、婉轉姿態,顯示印度美人形像,而且本於印度古代土著信仰,代表祈願豐饒,多子多孫,及當地的聖樹婚禮傳說,由此更可考查到它是日本桃太郎、竹取物語神話故事的源頭,而其身上的裝扮更可見印度當時貴族服飾,讓人瞭解古印度生活的原貌;而其「三曲美」,更讓美術史重寫,原來西方的「三曲美」的美學標準是源於印度,這發現也提升了東方古文明藝術的價值與地位。

此外,林教授也分別從山奇大塔的東門、北門、西門、南門,將雕刻得非常繁複精美的每個門及其樑柱都一一講述,它代表無佛像時代的雕刻,卻雕刻非常多的佛教故事劇情,每幅雕畫都尤如歷史故事般,讓活生生的佛傳在眼前演出。山奇大塔也已交由覺風出版,有興趣者可購書研究,在此也不多述。

DSC_3288

研習營閉幕式寬謙法師頒贈結業證書給與會學員。(圖片提供/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結語

正如林保堯老師所云,神話傳說是瞭解佛教藝術的入門,由此可見該文化的創造力,如聖樹婚姻等故事,可證明印度文化的活潑,而千佛圖本是供養人為祈福所造,發展到後代,變成光明燈,所以才有今日大家普遍點光明燈來祈福的傳統,這些都是文化藝術的力量,是我們血液中的傳承,怎可不知不察呢?

三天的課程,令大家學習到充分豐富的佛教藝術知識,套句全程參與的柴松林教授的話:「由二位教授身上,正可見到台灣文化的活潑生命力與大陸文化的嚴謹保守,二種文化的相異,正是它們有趣之處。」佛教藝術其實不是單純佛教藝術,而是佛法的修行,更是文化的真善美之極致展現。

IMGP0154

左起劉安之校長、寬謙法師、柴松林教授合影留念。(圖片提供/法鼓大學籌備處)

IMG_8198

寬謙法師致贈紙本輸出的定州石佛一書給作者李靜杰教授。(圖片提供/林保堯教授)

IMGP0116

左起薄慶容教授、柴松林教授夫婦、李靜杰教授、林保堯教授、寬謙法師、黃書瑋副董事長。(照片提供/法鼓大學籌備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