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6日

2009"發現印度"佛教石窟藝術行旅圖照選輯(4)-----貝德薩石窟(Bedsa Caves)

india04_02

攝影者:黃華安

攝影日期:2009/1/12

攝影地點:印度貝德薩石窟(Bedsa Caves)

貝德薩石窟(Bedsa Caves)是印度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上重要的早期佛教石窟遺址之一,位在普內(Pune)西北40公里一處名為貝德薩的村落附近,此村落南邊鄰近孟買-普內高速公路與Kamshet火車站。雖然此座石窟不如周邊的卡爾利石窟(Karli Caves)與巴賈石窟(Bhaja Caves)有名,遊客較少,但由於其主要兩個洞窟的形制與組合,在石窟史上顯得相當獨特,因而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此座石窟開鑿於貝德薩村落內的山腰上,主要洞窟是第7窟及其右側的第8窟,其他還包括兩大窟中間以及第7窟左側山壁上約10座的小窟。根據風格上的判斷,其開鑿的時間大約與山奇大塔塔門(toranas)上的雕刻相同時期,或者接近西元一世紀二○或三○年代。雖然兩窟平面均呈前方後圓的形制,但第7窟是作為集會禮拜儀式的支堤窟(caitya),第8窟則是僧侶居住、修行的毗訶羅(vihara),後者的形制是支堤窟的變形,與其他多呈長方形平面的毗訶羅有所不同。

從地理景觀來看,第7窟較為特別的是窟前有一道鑿窟工程中遺留下來的岩脈,必需穿過一道切穿厚實岩表的過道,方能進入到洞窟內。這堵岩脈防礙了石窟前廊與立面的全景,其遺存可能不具備宗教或象徵性的目的,而是原來山坡的斜面迫使工匠必需鑿深岩脈,直到適合開鑿洞窟垂直立面的深度為止。至於為何不將這堵岩牆挖空,可能是為了節省搬運岩塊作業所需的龐大勞力支出。

第7窟主要分為前後兩部分,窟前是天井式敞口的前室,窟內則是置有佛塔的廳堂。前室入口處立面上方牆面雕飾欄楯,其下豎立著四根壯觀的八角形石柱,包括中央兩根柱身完整的柱子,以及兩側緊貼山壁,柱身僅呈一半的柱子。這四根石柱的鐘形柱頭上置有方形疊澀式柱頂盤座面,其上雕飾貴族男女騎乘牛、馬、象等動物的精美造像。柱礎呈壺狀,其造型源自木結構建築中,為防範木柱柱礎腐壞或蟲害而設置的陶瓶,形成後來石窟立柱圖像學上重要的角色。前室正立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方開有寬大的尖眉拱形明窗,其拱翼彎曲幅度較大,狀似馬蹄形,內側各雕一壁柱,拱腹雕出截面為長方形的凸出櫞頭。拱翼由一拉杆(橫樑)連接,拱腳外凸。正立面下開三個門道及一個方格窗,左右壁面下則各開兩個門道,門道與方格窗上均雕飾尖眉拱形盲窗。其餘壁面亦佈滿尖眉拱形盲窗及欄楯等裝飾圖案。引人注意的是,前室的門與門或門與窗之間的壁面,均呈空白狀,推測原本應該塗繪有人物畫像。左右壁門道內均為方形修行窟,內有石雕長椅,但左壁第一個小窟尚未雕鑿完成。

第7窟窟內呈倒U字形,左右兩列石柱將廳堂空間從左右側廊區隔出中央主室,主室空間較大,主要作為集會之用,佛塔則置於主室後端半圓形空間內。主室及塔上方的窟頂呈筒拱狀,側廊之頂則呈半圓弧狀。不論是主室或側廊窟頂壁面均鑿有長方形凹洞,推測原本應該有木製橫樑附加其上,只是現在已不復見。左右兩列石柱相當樸素,柱身呈八角形,上下均勻,無向上收分,略為內傾,無柱頭及柱礎。佛塔塔身、覆缽、方龕、平頭為獨石雕作,塔身與洞窟面相連。疊澀式倒金字塔形平頭為六層方板所構成。塔身雕出三匝欄楯圖案,並無加刻方孔或球形突出物。平頭上的輪杆頂雕飾為蓮花狀,杆上原本應該支撐有傘蓋。整體上,此窟窟內非常樸實簡單,沒有任何人物雕像或者像前室一樣的建築裝飾。比較特別的是,在右列接近塔的五根石柱上,雕飾著金剛杵、法輪、蓮花、太陽以及由三叉戟與法輪組成近似三寶標的原始佛教象徵圖案。不過現在看起來毫無粉飾的牆面,原來可能有佛教題材的壁畫。

距離第7窟右邊不遠處的第8窟,是一個作為僧侶靜修、居住空間的毗訶羅,其建築形制在印度石窟建築中是一個獨特的例子。此窟立面已經損毀,但其內部保存的相當完整,主要是由中間倒U字型的廳堂以及環繞在廳堂四周11間長方形僧房小室所組成,窟頂呈圓拱形,小室則為平頂。僧房內雕製一或二張石床,提供僧侶居住之用。窟外入口左右兩側則各有一間無門牆的小室。此窟前方後圓的形制一般多見於支堤窟,是否是由支堤窟改建為毗訶羅呢?由於窟內地面並無柱洞遺存,顯然原本並無側廊,因此無法判定是否為改造的建築。因此美國學者杭廷頓(Susan L. Huntington)表示,這或許是一個石窟形式轉變的實驗,但就石窟開鑿的成本來看,又似乎不太可能只是單純的為了實驗而建。

第8窟最引人入勝的是,環繞廳堂的僧房門道壁面上所雕刻的仿木構建築裝飾。每道門上均有盔型楣圓拱盲窗,左右有門框及門柱,門與門之間飾以欄楯以及精緻的方格窗或花格窗,這些有趣的細節,反應著當時候的木雕技術。對於這仿木造樣式的裝飾,其雕造時間有些爭議。這些裝飾被認為是後人所造,而非原來的作品。然而,並無證據可以顯示此一遺址在其他時期有開鑿的活動,況且這些裝飾與第7窟上的裝飾細節相當近似。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窟底壁面上刻著一尊雙手持棒置於頭頂的人物小像,這尊與佛教無關的造像應是後人追刻,其用意不明。

除了上述兩個主要洞窟之外,位於第7窟左側山壁上的第1窟及第3窟,均為小型窟。第1窟立面入口雕出方形門框,窟內平面呈圓形,平頂,正中間鑿出佛塔的粗胚,塔身與地面相連,下方呈圓柱狀,其上則有四方柱與窟頂相連,四周圓形小走道環繞,無聚集禮拜的空間。第3窟是順著山坡斜度開鑿的一個開放式小窟,平面呈倒U字型,無窟頂,正中置一覆缽式佛塔,塔身與覆缽係獨石雕成,塔身與地面相連,塔身上沿雕飾一匝欄楯圖案。此窟左右有儲水槽小窟共三個。這種儲水槽小窟亦見於第7、8窟之間的斜面山坡上。(編撰/陳秀慧)

請點開每張圖片看大圖。

india04_01

india04_03

india04_08   india04_07

india04_17   india04_27

india04_06

india04_05

india04_19

india04_18   india04_04

india04_16

india04_14

india04_13

india04_10

india04_12   india04_09

india04_15

india04_20

india04_25

india04_24

india04_23

india04_26   india04_2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