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者:黃華安
攝影日期:2009/1/12
攝影地點:印度巴賈石窟(Bhaja Caves)
巴賈石窟(Bhaja Caves)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重要的小乘佛教信仰中心之一,位於距離普內約60公里孟買-普內高速路旁,巴賈村落的山丘上。此石窟是印度大型石窟寺的最早形式,與鄰近的卡爾利石窟(Karla Caves)與貝德薩石窟(Bedsa Caves)均是具代表性的早期佛教石窟遺址。
根據遺址中所發現的銘文及建築遺存的形式判斷,此石窟群開鑿於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二世紀之間,主要包括18個洞窟、10座毗訶羅(Vihara)以及佛塔群,其中最著名的是編號第12窟的支提窟(Chaitya)。此座巨大的支提堂聳立於遺址群中,作為當時信眾的禮拜中心。其他大多是帶有許多小室的方形或長方形的毗訶羅,尤以刻繪婆羅門教神話題材畫像,編號第19窟最為學界所知。
第12窟是一座巽加時期石造的支提窟,年代大約在西元前二世紀中葉。支提原意為「禮拜的地方」,可指建築物、窣堵波(Stupa)、祭壇或樹木;而支提窟則意指以尖楣圓拱為立面的石窟,堂內屋頂呈穹窿狀,最內端空間呈半圓形,置一覆缽式佛塔(窣堵婆),堂內兩側沿牆各有一道走廊,以列柱與中間廳堂隔開,這種建築形式是從早期耆那教石窟寺,如羅摩‧利希石窟(Lomas Rishi Cave)演變而來,尤以立面上雕造尖楣圓拱的特色最為顯著。
不論是石窟立面或建築內部的細節,第12窟的建造都有模仿自木構建築原型的現象。此窟平面呈倒U字形,長17.08、寬8.13、高8.8公尺,窟前敞開,無前廊。立面雕造巨大的尖楣圓拱形明窗,拱翼兩側壁面浮雕支堤盲窗、欄楯和人物等圖案,是巴賈石窟群中最為顯著的場景。從立面壁上殘留的榫頭,可以證明石窟開鑿完成後曾增建一些木構屏簷,用以封閉石窟入口,但已損毀而無法得知其原貌。而引人注目的尖楣圓拱形明窗,在羅摩‧利希石窟中可以看到更早期的形式,這個造型設計普遍流行於整個古印度,因為它幾乎無所不在的出現於早期佛教遺址中,成為進入到支提堂入口的主要建築構造,並以縮小的形式重複出現在印度石窟壁面上常見的盲窗。第12窟立面上也雕刻人物屈身於虛設的陽台與窗戶中,具有場景的真實感。在風格上,這些人像複雜的頭巾與珠寶以及他們身體的姿態,與巽加時期赤陶土雕刻有很大的關連性。
第12窟內空間主要以兩列八角石柱區隔出中央廳堂以及左右側廊,兩列柱在後端呈半圓形相接,列柱共27根,高3.4公尺,形成U字形廊道,寬約1公尺,柱身向上有收分,且頂部略為內傾,均無柱頭和柱礎。向內傾斜的列柱原是木構建築中為穩固建築的力學設計,在石造建築中卻無實際的功能,但也成為石窟仿自木構建築的例證。覆鉢式佛塔位於中央廳堂末端的半圓形空間中,直徑3.45公尺。塔頂置石造方龕(訶密迦, Harmika),不見平頭,塔身、覆鉢係以獨石雕作,與洞窟地面相連。原來應有木製傘蓋,今已遺佚。在窟頂形制上,第12窟中央廳堂為挑高的筒形拱頂,並施以木製拱肋,左右側廊則是較低的半拱形屋頂。木製拱肋對於岩雕建築也無實際結構上的功能,同樣也成是仿自木構建築的佐證。
相對於早期的羅摩‧利希石窟以及貢迪維蒂石窟(Kondivte Caves)佛塔外築有圈起的牆面,分隔內部環形空間與外部空間,巴賈第12窟則無分隔的牆面,廳堂與環狀底部直接連成一體。再者,列柱也不像早期石窟那樣環繞延伸到廳堂四周圍,而是將內部空間區分成主要空間以及U字型走道,提供繞行佛塔的禮拜空間。此外,在建築裝飾上,作為早期佛教建築的代表作,第12窟內部卻幾乎沒有雕刻性的裝飾,只有在少數石柱上刻有早期佛教的象徵性圖案,相當樸素簡潔,雖然可能曾經是以繪畫達到裝飾性的目的。
除了上述第12窟之外,巴賈石窟尚可見形式上更早的支提窟。編號第26窟平面呈圓形,長方形門道,平頂,中間置一塔,塔四周有環形走道,無集會空間。塔身及覆鉢係以獨石雕作,與洞窟地面相連,塔身素面無飾。
作為僧侶起居、冥想空間的毗訶羅,巴賈石窟群中有10座,最集中的是在第12窟左右兩側,有上下兩層,均鑿成開敞式的方形窟,窟外有石梯得拾階而上,中間正廳三壁內開鑿出數量不等的小室,室內多有石床。右側毗訶羅立面上,也雕有許多仿木構的支提盲窗及欄楯。比較特別的是左側毗訶羅廳堂中間有一座象徵女性生殖力女陰造形的「優尼」(Youni),台座與地面連接,是開鑿石窟時同時雕造的。
由第12窟沿山壁往後走,在與第19窟之間有一佛塔群窟,共雕刻11座覆缽式塔,窟內有5座,前排2座,後排3座,其中兩塔正上方窟頂雕有傘蓋,一塔平頭與窟頂相連。每座塔緊鄰,走道空間狹窄。其他6座裸露於窟外。塔頂置有石造方龕及倒疊澀式平頭,部分已損毀,塔身及覆鉢係以獨石雕作,與洞窟地面相連,塔身雕飾一匝欄楯。除了這個石塔群以外,巴賈石窟編號第20窟內亦存有石塔20座,塔型富於變化,時代早晚相距較大。
巴賈石窟第19窟毗訶羅以兩幅非佛教題材的浮雕聞名於世。此窟立面為七根不對稱的立柱群組,兩根置於左側,五根置於右側,兩組立柱間為入口。柱子均無柱頭與柱礎,柱身上下段呈四方形,中段呈八角形。內部空間分為長方形前廊與近正方形主室兩部份。前廊右端有一方形小室,左端內除了一方形空間之外,兩個壁面還延伸出兩個面積更小的小室,與外部的庭院有門相通,內有石床,作為僧侶起居之用。這種不對稱的立柱與小室佈排是早期佛教建築的特徵。前廊屋頂雕刻帶有櫞與樑的半圓拱形,是木構建築接榫的石刻版本,反映著木構建築在技術上與木工技巧上的發展。主室立面有兩個入口,右側入口處有一後人以石塊堆造的平台,可能是僧侶用來祭祀禮拜之用。
除了反映木結構的精巧雕刻外,前廊有多處人物浮雕畫像。最引人注目的是前廊右端底進室內入口兩側具情節性的婆羅門教題材的畫像。左側壁面是太陽神蘇利耶(Surya)及他的隨從。畫面中蘇利耶坐在雙輪戰車上,隨從們舉著陽傘和拂塵。蘇利亞征服象徵黑暗的魔鬼,祂的馬車由四匹馬拉過天際,馬蹄踩著仆伏的夜神背上,馬足的堅壯與鬼魅的癡肥形成強烈對比。右側壁面是吠陀信仰中的戰神與雷神因陀羅(Indra, 佛教古籍譯為帝釋天)。畫面上因陀羅騎著大象Airavata,身後一位隨從爬上象背,手舉旗幟與武器,奔騰於空中。大象以長鼻捲起一株樹,地面人群中有一帶冠的國王,其與人群正在禮拜一棵滿帶花飾的聖樹。此雕刻年代約在西元前一世紀,是巽加王朝後期或安達羅王朝時期的作品。這些異教的圖像為何出現在佛教石窟中,引人疑竇。
此外,主室立面有兩處入口,入口兩側壁面有三幅貴族男子浮雕。上方橫樑上則雕刻象徵過去七佛的佛塔七座,塔與塔之間以力士像間隔。再者,左端底壁面下方有一橫幅人物出行畫像。後壁與左壁轉角處則有雕一半形立柱,柱頭上一飾以貴族女子像。
第19窟主室內部平面呈方形,平頂。後壁及右壁均開兩門,各有兩個小室,但無石床,左壁則雕鑿平台。四周壁面上均雕飾尖眉圓拱門窗、小龕與欄楯。小龕中無物,原本可能放置禮拜用之物。引人目光的是,左壁雕刻兩道門框中,各有一尊持茅的男子像。(編撰/陳秀慧)
請點開每張圖片看大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