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者:黃華安
攝影日期:2009/1/16
攝影地點:印度愛羅拉石窟 (Ellora caves)
聞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愛羅拉石窟(Ellora Caves),位於印度德干高原Charanadri山坡上,距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北部最大城奧蘭加巴德(Aurangabad)西北約29公里,距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約100公里。愛羅拉共有34座石窟,開鑿於南北走向約2公里的新月形玄武岩岩壁上。由於岩壁坡度較緩,故多數石窟均擁有寬闊的前庭。
愛羅拉石窟與阿旃陀石窟並稱印度藝術兩大寶庫,惟不同於阿旃陀以佛教石窟及壁畫聞名,且開鑿時間較早(約西元前2世紀至6世紀),愛羅拉石窟群則涵括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並以雕刻著稱。考古學家將石窟群由南向北依序編號(與開鑿時間無關),南段第1至12號窟屬於佛教石窟、中段第13至29號窟屬於印度教石窟,北段第30至34號窟則屬於耆那教石窟。大體而言,這些石窟陸續完成於卡拉丘里(Kalachuri)、遮盧迦(Chalukya)及拉什特拉庫塔(Rashtrakut)三個王朝統治時期。西元7世紀後,由於印度教再度興起,佛教於印度本土逐漸式微,因此愛羅拉的佛教與耆那教石窟的建築形制及雕刻,不免雜揉了印度教的風格元素。
愛羅拉第1至12號佛教石窟,約開鑿於西元6至8世紀。基本上多延襲阿旃陀的支提窟(Chaitya-Griha,塔廟窟)及毗訶羅窟(Vihara,精舍窟)形制,其中僅第10窟為支提窟,其他多屬佛殿與僧房合一的毗訶羅窟,第11、12窟則明顯兼具佛殿的性質。由於這些洞窟開鑿年代已進入後笈多時期,不少雕刻已逐漸由傳統笈多風格的靜謐典雅,轉向華麗與複雜裝飾的印度巴洛克風格,尤其是許多雕像更明顯流露出大乘佛教晚期的特徵。除了一佛二脅侍三尊像被普遍採用以外,亦發現眾多菩薩、度母(Tara)、夜叉(Yaksa)、夜叉女(Yaksi)及曼荼羅(Mandala)等早期密教圖像,在在顯示當時佛教流行的式微與信仰圖像內容的質變。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第10窟,又稱“木匠窟”(Viswakarma Cave or Carpenter’s Cave),約開鑿於西元620至650年間,以其窟頂仿木桁式肋拱得名,是當地唯一的支提窟。此窟為雙層建築,不排除早期曾一度具備僧房功能。窟門立面中央上方雕有大型支提窗,其造型是從早期尖拱馬蹄形演化成三葉拱窗(trefoil-arch)的樣式,窗孔兩側綴飾三人一組相對飛舞的飛天(Gandharvas & Apsaras)浮雕。兩側較小的菩提葉形支提窗上,亦雕滿精緻可愛的夜叉圖像。此外,戶外前庭兩側及窟門立面處則有蓮華手菩薩(Padmapani)及度母等雕像。石窟底層(Ground floor)內部長約26米,縱深約13米,高約10米,28根八角形雕花列柱支撐著券形窟頂,平面設計頗似古羅馬長方形會堂(Basilica),區分出左右兩邊低窄的側廊(Aisle)及中間高廣的中廳主室(Nave)空間。主室前端為入口,末端為一半圓形後室(Apse)。後室中央雕出佛塔(Stupa),四周有環形通道,以供信徒繞塔禮拜。塔前一尊笈多式大佛倚坐,高3.3米,兩側菩薩(Bodhisattvas)及智慧天神維迪亞達拉(Vidyadharas)脅侍。上層陽台(1st floor)圍欄及窟頂楣帶,裝飾著繁密生動的愛侶及動物浮雕圖案。陽台內部牆面鑿有壁龕,供奉著觀音菩薩(Avalokitesvar)及金剛手菩薩(Vajrapani)。
愛羅拉第13至29號印度教石窟,共17座,約開鑿於西元7至9世紀。形制上既有從佛教毗訶羅窟衍化而成的石窟廟,亦有以單塊巨石開鑿而成的獨立式神廟。建築氣勢雄偉,雕刻裝飾華麗細緻,綜合了笈多的典雅、德干高原遮盧迦的剛勁厚實與南印度帕拉瓦風格的挺秀,形化成印度中世紀巴洛克動態且充滿戲劇性風格,其中尤以第16窟的凱拉薩神廟(Kailasanatha Temple)為藝術顛峰的代表作。由於早期遮盧迦王朝主要崇拜毗濕奴(Vishnu),而拉什特拉庫塔王朝則信奉濕婆(Siva),因此不同時期之石窟雕像主題各有偏重,使得愛羅拉如同一部印度教圖像石刻百科全書。但整體而言,濕婆教派於本區扮演了主導地位,因此與濕婆相關的各類化身、配偶帕爾瓦蒂(Parvati)、坐騎南迪(Nandi)、林迦(Linga)及史詩神話傳說的雕刻,遍佈各石窟。與佛教石窟不同的是,印度教石窟多用來祭拜神祇,較少作為冥想或修行之用。
凱拉薩神廟是愛羅拉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其建築及石雕藝術堪稱是舉世無雙的鉅作。相傳該石窟係由拉什特拉庫塔(Rashtrkuta)國王克里希納一世(Krishna I)為紀念戰爭勝利而敕建。主體建築約完成於西元756至775年克里希納一世在位期間,全部工程費時約一個世紀。該石窟形同一座巨型雕刻,最深的垂直高度約36米,是從一整塊天然火山岩山體中,由上而下以人工方式開鑿出一座宏偉獨立的神廟,據估計至少挖走約20萬噸岩石。相傳凱拉薩山是濕婆隱居於喜馬拉雅山區的神山,至今建築表面仍殘存白色石膏泥及彩繪遺跡,顯示該神廟原本施以彩飾,且曾厚塗一層白色灰泥,以模擬凱拉薩雪山的風貌。
愛羅拉的凱拉薩神廟設計係以遮盧迦都城帕塔達卡(Pattadakal)之德干式維魯帕克沙神廟(Virupaksha Temple)為原型,而後者又是以南印度帕拉瓦(Pallava)都城坎奇普拉姆(Kanchipuram)的凱拉薩神廟為藍本,因此愛羅拉的凱拉薩神廟基本上綜合了南北的風格。由山頂往下俯瞰,神廟從三面深掘出峽谷般帶迴廊的幽深庭院,東西縱深約84米,南北寬約47米。馬車般的主體建築包括主殿、前殿、南迪神殿及正門,自東向西作中軸線式的排列。由於該神廟主要祀奉濕婆,故神廟內外壁面或壁龕中佈滿相關神話圖像,其中最著名的是庭院北廊的“羅婆那撼動凱拉薩山”(Ravana Shaking Mount Kailasa)。此舖故事畫像,高約3.55米,深約2.59米,近似圓雕,全幅充滿戲劇張力。南迪神殿及前殿基壇上刻有長達數百米《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兩大史詩的故事,相當壯觀。此外,諸如前殿南側門廊的高浮雕“賈塔優奮戰羅婆那”(Jatayu Fighting Ravana)、神廟外壁壁龕浮雕“摧毀三城者”(Tripurantaka)、“舞蹈濕婆”(Dancing Siva)等等,均展現活潑遒勁的印度巴洛克風格。
愛羅拉第29窟“杜馬爾‧萊納”(Dhumar Lena),約開鑿於西元580至642間,可能是當地最早的濕婆神廟,其形制非常接近象島石窟(Elephanta Island)。十字形大殿東西寬約45米,南北長約70米,殿內林立著26根列柱,戶外亦有濕婆坐騎公牛南迪雕像。南、西、北三面分設入口,以西面為主。南面入口東牆上雕有“濕婆與帕爾瓦蒂婚禮”(The Marriage of Sivawith Parvati)巨像。西牆上方刻有“濕婆及帕爾瓦蒂玩骰子”(Siva and Parvati Playing Dice),下方則有梵天(Brahma)、毗濕奴及南迪等雕像。西面入口的南牆及北牆上則分別有“羅婆那撼動凱拉薩山”(Ravana Shaking Kailasa)及惡魔(Andhakasura)雕像。北方入口東牆上雕有濕婆化身拉古利沙(Lakulisa)坐於由龍王(Nagarajas)所支撐的蓮花座上。至於西牆則有強而有力的“舞蹈濕婆”(Dancing Siva)雕像。石窟後方有林迦神殿(Linga Shrine),其四面入口處各有一對精美巨大的守門神(Dvarapalas)及天女雕像。
愛羅拉第30至34窟為耆那教石窟,共5座,開鑿於西元8至10世紀。石窟形制多仿效印度教石窟,惟規模氣勢不若之宏偉,雕刻亦不免流於繁瑣纖巧,動態表現稍弱。其中有“小凱拉薩”(Chota Kailasa)之稱的第30窟,其形制模仿第16窟凱拉薩神廟,惟規模較小,亦未全部完工。第32窟“因陀羅會堂”(Indra Sabha),約開鑿於西元9至10世紀,是當地較具規模、雕刻較完整的耆那教石窟。該窟內雙層列柱大殿的壁龕中,主要供奉著該教祖師大雄(Mahavir)、其他渡津者(Tirthankara, 意指渡過生死輪迴並為他人開闢得救之途的救世主)及護法神等雕像。此外,該石窟天頂上綴刻著蓮花圖案,並殘留壁畫遺跡。(謝淑妃整理)
請點開每張圖片看大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