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者:黃華安
攝影日期:2009/1/14
攝影地點:印度納西克附近的般圖里納石窟(Pandulena Caves)
般圖里納石窟(Pandulena Caves)位在印度納西克(Nasik)西南方向8公里處的Trirashmi Leni山丘上,附近有通往孟買的國道3號高速公路經過。此山丘高約150公尺,在90公尺高的山腰北面處,橫向開鑿24座石窟,以小乘佛教洞窟為主。開鑿年代主要在西元前1世紀至西元2世紀以及7世紀兩個時期。兩千年前所建的洞窟,是由信仰耆那教的統治者為該教聖者所建造的住處。其中第18窟為支提窟(Chatiya),第3、10、17、19、20窟則是較具規模的毗訶羅(Vihara)。具有銘文的洞窟包括第3、11、12、13、14、15、19、20窟。整體窟群有規劃良好的排水系統以及開挖岩石所成的蓄水池。
作為集會禮拜空間的第18窟,是納西克最突出、最重要的一個支提窟,主要開鑿於西元前1世紀至西元後1世紀之間。立面壁主要以一道欄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開大型支提明窗,下開飾以支提盲窗的門道。尖眉圓拱形的明窗,拱腹雕出突起櫞頭,拱腳外凸。明窗兩側佈滿欄楯、立柱、佛塔、支提盲窗以及人物、百步蛇等圖像。門道上方的支提盲窗,雕飾精美,尖眉圓拱內分為兩層,上層中間為三寶標(金剛杵、三叉戟、法輪),兩側佈滿各種動物,下層則是半圓形斜格窗。門道兩側壁面無飾,入口左右各一尊守護神,右像已殘佚,雕像前是分別是通往第17、20窟的石梯。整體立面裝飾相當完整美觀,明顯仿自木結構建築,這是早期石窟的重要特徵。
第18窟窟內平面呈馬蹄形,前方後圓,由兩排列柱分作三部份,即主室和左右兩側廊,兩列柱在後端相接成半圓形。全窟長12公尺、寬6.5公尺,共17根列柱,左右兩列石柱各5根八角柱,無柱頭,壺形柱礎下有方形疊澀式底座,柱身向上收分及內傾幅度已不顯著。近門口左右2根石柱呈不規則狀,環繞石塔的5根八角柱較細,扁平方形柱頭,柱身下圍略粗。窟頂為縱券頂,塔上方及廳堂上為筒拱形,側廊頂為扇形。覆缽式佛塔位於主室末端半圓空間內,與側壁和後壁間距相等。塔高3.6公尺,素面塔身所佔比例較大,與覆缽之間雕飾欄楯一匝,欄楯下有方孔環繞,塔頂上由方龕與五層方板構成的倒疊澀式平頭組成。相對於其他支提窟而言,此窟主室約3.3公尺的寬度較為狹窄,空間上讓人略感侷促。
第20窟是一座古代作為僧侶起居、修行的毗訶羅窟,開鑿於西元前1世紀至西元後1世紀之間,位在第19窟上方。拾階而上為此窟的前廊,立面雕鑿石柱六支,八角形柱身,壺形柱礎下及鐘形柱頭上均有方形疊澀式盤座。前廊入內的壁面開兩道入口與兩個方窗,右端底部有一僧室。窟內為平頂的長方形大廳堂,左右兩壁開鑿僧室各8間。後壁除了開鑿僧室3間以外(左2右1),7世紀時期,壁面中間加開一個具備前室形制的佛堂,前室立面為四支雕飾細緻華麗的柱子,佛堂入口左右兩側雕造高約3公尺的觀音與彌勒造像以及身軀矮小的男女供養人,前室左右兩端則各有小室1間。佛堂內造大型坐佛一舖,主尊高3.3公尺,呈倚坐相,結轉法輪印,左右協侍菩薩與座下獅子各一。座椅兩側有人物騎獸,頭光兩側則有蛇王各一。左右上角各有男女飛天一對。這種以菩薩像作為守門神角色的表現組合,常見於6、7世紀左右的佛教石窟,如阿旃陀(Ajanta)、愛羅拉(Ellora)或奧蘭加巴德(Aurangabad)等。
般圖里那石窟群中的第3、10、17窟是形制較為接近的三窟。第3窟是一個大型毗訶羅,主要分為前廊及廳堂兩個空間。首先,拾階而上到前廊,立面最上是仿木構欄楯及動物飾帶,列柱六根,八角柱身,壺形柱頭上有方形疊澀式盤座,座上飾有騎乘動物的男女人物像,雕刻精美,柱下半段為石圍欄,非獨立石柱。基座左右各為三名男子作扛屋樑的姿態。這種以人物擔負寺院基座的表現方式較為少見,一般以群象負重的樣式居多。入口壁面共開三門兩方窗,中間主要入口雕飾塔門浮雕,左右各一尊男性守門神像,配合上廳堂內有佛塔浮雕,藉以說明此窟不僅僅具備修行窟的功能,同時也彰顯此空間的神聖性。
第3窟內部廳堂除了三壁開鑿18個僧室,比較特別的是,後壁中央雕刻佛塔浮雕,此塔是開窟時的原作,而非後代追刻,這一點從浮雕壁面位置與左右僧房位置可以清楚看出。以浮雕方式在毗訶羅窟表現禮拜對象是相當新奇的。這個佛塔的浮雕較厚,覆缽本體相當圓。塔身右側持拂塵的女性供養人頭上表現法輪,左側合掌禮拜的女性供養人頭上表現獅子。兩者上空均有舞蹈的飛天。類似的佛塔浮雕亦見第10窟,但已遭破壞。
第10窟的建築形制、規模與第3窟相近,主要空間也分為前廊與廳堂兩部份,前廊立面中間有石梯,拾階而上,左右兩側各有立柱三根,八角柱身,壺形柱礎下雨鐘形柱頭上均有方形疊澀式盤座,柱頭盤座上為騎乘象、牛、虎等動物的男女人物雕像。立面最左端有一尊後代雕刻的印度教蛇王像。前廊左右兩端各鑿一間僧房。與第3窟不同的是,前廊並無基座與圍欄,入口壁面亦無雕刻,但上端刻滿銘文。窟內廳堂三壁開鑿16間僧房。後壁中間亦有佛塔浮雕,佛塔部份已被後代改刻為一尊印度教神像,僅存塔剎及左右兩側女性供養人。
立柱風格與第10窟接近的第17窟,同樣是一座大型的毗訶羅。此窟空間也同樣分為前廊與廳堂兩部分。前廊立面欠缺整體性,左半部雕造立柱四支,造型與第10窟相同,只是比例上較為矮壯。右半部僅鑿一不規整門洞。前廊右端鑿一僧室。廳堂外壁開兩門兩窗,樸實無飾,僅有銘文。堂內平面呈長方形,整間壁面素淨,只是後壁鑿一狹窄的橫廊與小龕,為後代改建。廊前四支立柱,由橫樑貫穿,柱頭雕飾騎乘動物人物像與方形疊澀式盤座,但柱身為平整無飾的方柱。廊內壁面正中央鑿一方龕,龕內有一平台,內無雕刻或彩繪,門前高台上雕刻象徵女陰的優尼(Yoni)。右部壁面有一立佛小龕。廊左端鑿一僧室。廳堂內左右兩壁僧室的開鑿,形制上亦不對稱。左壁鑿一橫長的壁龕,左右兩端各一僧室;右壁則開鑿僧室五間。
納西克除了是以佛塔為禮拜對象的古代(西元前1世紀至西元後1世紀)佛教石窟群外,也有七世紀新開鑿以禮拜佛像為主的石窟寺。由於這些後期的石窟是多開鑿於古代石窟之間,因此規模上相對較小很多。以下分別以第2、16、24窟為例。
第2窟原設計似乎是雙窟的形制,但右窟僅鑿立面。左窟靠入口右側壁面有一佛一菩薩上下兩龕,上者為遭嚴重破壞。窟內有左、右兩室,右室後壁雕一佛二菩薩一舖,主尊倚坐,持轉法輪印,座下有雙獅,左右協侍菩薩持蓮花及拂塵,三者坐立於同根蓮花座上。左右上角有飛天各一,左右龕內佛立像各一。左室後壁及左壁一佛二菩薩各一舖,造型與前述相近。此外,靠入口左側壁面內,亦有立佛一尊。同樣近似雙窟形制,但僅鑿左窟的例子,亦見於第15窟。
第16窟平面呈方形,平頂,窟內空間相當小,入口僅容一人通過。雖然外觀尚未完成,但窟內三壁各有一舖三尊像,略顯擁擠。三舖主尊佛均倚坐,結轉法輪印,左右協侍菩薩各一,座下左右獅子各一,頭光兩側有飛天與小坐佛。佛像上色彩殘存。
第24窟是一組形制不對稱的雙窟,右窟開方形門洞,進深較大,右窟開敞無門,進深淺。右窟進門地面上有一方形淺槽,三壁各有一舖一佛二菩薩,兩側壁面轉角處尚有立佛各一。右壁進門口壁面上為蓮花坐佛三尊。此窟左右協侍菩薩為寶冠飾以化佛的觀音以及飾以寶珠的勢至,神態莊嚴優美。左窟後壁亦為一佛二菩薩,右觀音、左勢至。右壁為立佛,左壁持蓮花菩薩僅殘存蓮蕊。此組洞窟除了右窟主尊原為倚坐相,現已殘毀之外,主要造像多呈半身造型,未刻雙腿。兩窟過道中間橫樑上靠左窟一壁,亦有兩小龕一佛二菩薩,右龕還有一個供養人。
整個般圖里納石窟群唯一所見的佛陀涅盤像見於第23窟。此窟形制較為特別,是利用岩層水平解理所開鑿的不規則大型洞窟,無立面,空間開敞。除了弧形後壁面上散佈多座大小不等的造像龕外,主要還有兩座從後壁往內開鑿的小型洞窟,靠近第22窟者,其形制上分為前廊與主室,立面有三根半立柱,柱身下半部方形素面無飾,上半部則有瓜棱形飾。前廊左端雕一立佛。入口雕飾門框,兩側以菩薩像為守門神。主室內三壁各有造像一舖,後壁為一佛二菩薩,主尊倚坐結轉法輪印,左右兩壁主尊結跏趺座,結禪定印。此窟左側有一窟開敞的造像龕也相當完整,後壁與右壁均為一佛二菩薩,主尊倚坐結轉法輪印,右壁的右側菩薩殘損。左壁佈滿蓮花坐佛六尊。另一小型洞窟位在弧形後壁中間,形制較簡單,僅一方形入口,室內後壁一佛二菩薩,主尊倚坐結轉法輪印,左右兩壁分別為觀音與勢至立像,菩薩舟形身光兩側各有蓮花座供養人。佛涅盤像位在石窟左側壁面,接近洞口處,僅素刻臥佛一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尚未開鑿完成的第1窟。此窟僅粗具空間型式,主要包括前廊與廳堂兩部份。洞窟立面有方柱四支,上端已細雕欄楯裝飾帶,與粗壯無飾的柱子形成對比。前廊內壁開鑿兩個門洞與一個方窗。主室是橫長型的廳堂,後壁已鑿出小龕與階梯的雛型。整體上,僅是開鑿出空間的粗胚,地板、壁面都不規整。如果想探究石窟開鑿的工序,此窟是一個不能錯過的考查遺跡。(編撰/陳秀慧)
請點開每張圖片看大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