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

【講義】宋元時代的佛教美術


陳清香教授/文化大學史學系

一、時代背景


宋代的皇帝,除了宋徽宗崇道外,其他均崇佛。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曾經派高僧前往西域取經。史載:乾德四年(966),派遣僧人行勸等一百五十七人游西域。開寶四年(971),起刻大藏經,初刻五千多卷,其後又增加到六千六百多卷。同年,河北正定龍興寺修鑄大悲菩薩,史載足至頭頂,舉高七十三尺,計四十二臂。諸節度,軍州差取到下軍三千人工役。今此像尚存,高22米。

宋代的佛陀造像,掃去了宗教的神密性,逐漸走向人間像。菩薩像降低了貴族性,表現出庶民性。其中觀音造像,造型最趨多樣性,表現自在與是性,是唯美主義的象徵。羅漢像在姿勢衣著面部表情上,均發揮高度的寫實技巧。

二、佛寺供像


(一)正定隆興寺大悲閣千手觀音

本尊觀音共42臂,二主臂合掌當胸,左右脇各二十臂呈幅射狀,手中分執日月、寶劍、淨瓶、寶鏡、寶杖、塵拂、金剛杵等物。除當胸兩臂外,其餘四十臂,曾毀於乾隆間,1944年重修時,補加木臂,全像分七段鑄成。

(二)長清靈岩寺

初建於苻秦,唐中期與天臺國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棲霞寺等並稱域中四絕。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正名十方靈嚴禪寺,住持出自敕命,千佛殿內的泥塑羅漢像,計40尊。是29尊梵僧,11尊漢僧,再加上開山祖師朗公,盧山蓮社慧遠,天台大師智顗,禪宗二祖慧可,約塑於治平三年(1066)者,約27體。

(三)甪直保聖寺

現存九軀羅漢,以被稱為「降龍」、「達摩」、「進經」者,最為傳神。

(四)大同下華嚴寺

位於大同市內,主體建築薄迦教藏殿,遼重熙七年(1038年)建,殿內佛堂上有遼代彩塑29尊,題材為三世諸佛、十方菩薩、以及聲聞、羅漢,壇上四角配置天王各一尊。

三、石窟摩崖造像

(一)敦煌莫高窟

(二)天水麥積山石窟

(三)大足北山

大足石窟開鑿於晚唐,經五代至兩宋。北山石窟由昌州刺史韋君靖,首度開鑿,今計有石窟294窟,其中136窟,轉輪藏窟為南宋時代的精品。

(四)大足寶頂山

寶頂山開創於南宋,由米糧里密教行者趙智鳳一手經營,共計31窟。

(五)杭州西湖石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