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堂講座陳清香老師以美術史的角度來介紹中國宋元時代的佛教藝術發展、內容題材與風格特色,本週為我們所講演的主題為〈新生轉型:宋元佛教藝術〉。老師分別依「佛陀造像」、「觀音造像」及「羅漢像」等類別加以論述,並且分享了早年前往大陸作田野調查的趣聞!以下分享當日的活動情形及課堂剪影。
首先,課堂一開始,陳清香老師開宗明義的指出,演變至宋元時代的造像特徵有三:(一)佛陀像的宗教神秘性降低;(二)菩薩像的貴族性降低;(三)羅漢像則是偏寫實風格。
宋元時代的佛教藝術以「佛寺供像」及「摩崖造像」分別例舉說明。「佛寺供像」中,以河北正定隆興寺大悲閣的千手觀音菩薩立像為例,全像分七段鑄造,為唐宋金銅造像中最高大的一軀(高22.5米),且立像姿態挺直,纓絡、天衣及其衣紋均呈對稱安排,非常莊嚴肅穆。值得一提的是,呈輻射狀的四十木臂為1944年重修時所增補。
此為遼代大同下華嚴寺薄迦教藏殿釋迦坐像,釋迦像面部圓滿且耳長,呈結跏趺座,雙手重疊放前,其衣紋的彩帶披肩且自然垂下,有唐代唯美的餘韻。不過,其中三十二相中的頂呈肉髻相表現不明顯,由宗教神秘性轉而人間性的表現,象徵著宗教神秘性的降低。
有經典依據的羅漢名相記載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等。宋代羅漢像的遺品很多,其中以山東長清靈岩寺和吳縣甪直鎮保聖寺的泥塑羅漢像最為傑出。山東長清靈岩寺千佛殿內的彩塑羅漢像,共計有四十羅漢(並無此名相記載,這是由於包含著寺廟僧侶的泥塑而總稱)。陳清香老師總結五個風格特色;(1)手勢表情生動靈巧;(2)僧服花紋華貴無比,推測應該是皇室供養緣故;(3)僧服加有環扣,具有元代特色;(4)羅漢像面貌反應禪門修行的法相,非常寫真且樸實;(5)坐姿寫實且自在,無嚴肅的結跏趺坐像。
羅漢群像展現各種姿態,非常生動活潑,此投影片中表現的是羅漢辯經的過程,其神韻與相貌均有別,舉手投足間可見其性情與思想,技藝著實精湛!
吳縣甪直鎮保聖寺的歷史悠久,原有十八羅漢像,後期被毀而重置在山巖浮雕中,即「塑壁」技巧。
「塑壁」傳為楊惠之所創,即融合「影塑」與「浮塑」的技巧,在牆壁上塑出雲水、樹、石等,再將以佛像散置其間。保聖寺羅漢像是目前可見的塑壁遺品。
麥積山沒有開鑿唐代的石窟,宋代則盛,雕鑿了許多石窟。例如麥積山第165窟的觀音立像,其造像特色戴風帽、有白毫,卻無寶冠及纓絡,且面貌圓滿,五官充滿女性秀麗之氣,穿白衣樣,因此另有「白衣觀音」之稱。「白衣」就其語意為穿白衣,且意指平民的。
與觀音相關的經典如觀經、法華經及華巖經等,陳清香老師指出,《法華經》中所敘述的觀音是變現多端,具有三十二相且尋聲救苦;而《四十華嚴經》中敘述的造型非常樸拙。我們可知唐代的觀音立像均戴華麗寶冠,發展至宋代時期則演變為頭戴風帽的造型特色。風帽在此象徵著戶外、平民的、自在的。綜論所述,可知宋代時期菩薩造像風格的貴族性有降低的傾向。
可作對照的大足北山第136窟寶珠觀音立像及菩賢立像,仍屬貴族化風格。以寶珠觀音像為例,雖戴風帽,但覆蓋之下為華麗精美的寶冠,普薩帶有纓絡,其衣紋繁複並繡有明顯的團花紋飾,手持摩尼寶珠,其上刻有一渺輕煙的線條,象徵神聖光芒。
大足寶頂山是沿河谷山壁開鑿,摩崖編號共31號,而屬趙智鳳開鑿的就有24號。歷時七十年的計畫性開鑿佛教石窟和摩崖。
第15窟為華嚴三聖,巨大的一佛二菩薩立像均向前傾斜45度,使之人們可近身瞻仰之故,何等宏偉!陳清香老師分享當年田野經歷,細數當年所看到的大陸風俗民情,以及遠眺拍攝所遭遇的困難與人為阻礙等等,非常生動活潑。
宋元時期所雕鑿的寶頂山第11窟涅槃圖,較不同以往的涅槃主題構圖形式,伴隨佛陀身旁的是緣覺菩薩和最後弟子須跋陀羅,未見悲苦相,取而代之的是莊嚴肅穆之感,上方還有九天女的刻畫,這是印度也沒有的構圖!值得注意的是,菩薩等人物造像以半身雕刻的展現方式呈現,是大足石窟特有的「省略」風格!
地獄主題在唐代已盛行,吳道子創造出地獄厲鬼之景象,使人們不敢再造惡業,大足寶頂山第20窟的地獄變相則表現最傳神,恐怖至極,藉由浮雕也展現出宋代當時刑具的發展與特色。
此為大足寶頂山大佛灣第30龕的十牛圖,比喻牧牛者為修行者,牛則比喻為修行者的心,即煩惱障。匠師巧妙地將十種馴服牛的方式,譬喻為階段性的將煩惱去除,最後則是牧牛者歡喜而牛隻安穩的結果。此勸世的浮雕主題,能夠讓我們引發自省以及激發修行的堅定心!
最後,非常感謝陳清香老師豐富的演講,並期待下一堂「台灣佛教美術」課程的來臨喔!
攝影、記錄:戴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