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大學籌備處為培訓藝術志工所規劃一系列的「“發現印度”佛教藝術講座」,終於上週六(11月8日)下午兩點,在法鼓山中山精舍正式登場!
這次講座活動從10月9日正式開始宣傳到11月2日截止報名為止,共計有98位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朋友報名參加。為了讓更多對佛教藝術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共同聆賞這系列的講座,因此原本預計招收35名學員,後來籌備處決定在教室空間的許可下,增額至63名。對於未能參加的朋友,實在感到非常抱歉!
第一場講座是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林保堯教授擔綱,講題為〈聖蹟巡禮:印度佛教遺址導覽〉。當天雖然東北季風發威,大台北地區天氣都因降雨而轉為溼冷低溫,但依然有52位學員陸陸續續前來報到,把教室幾乎快要坐滿!下面挑選一些課程照片,與大家分享當日活動的情形。
將近一點半時,學員們陸續前來報到處,簽到並領取講義!
這一天全臺各地開始下雨濕冷,很多學員們冒雨前來,真是辛苦了!
教室門口貼著這次講座的海報。為了讓學員們欣賞到這尊收藏於印度巴特那博物館,雕刻非常精美的大勢至菩薩像,特別將之設計為海報主角啦!
今天為大家講課的林保堯老師,也在一點五十分抵達教室作準備囉!
兩點整,林老師準時開講囉!講題是〈聖蹟巡禮:印度佛教遺址導覽〉。投影片中的「那伽爾朱納貢達」(Nagarjunakonda)是南印度重要的佛教遺址,出生於南印度的龍樹菩薩,便在此佛教聖地提出「緣起性空」的思想,成為大乘佛教的基礎。
林老師用地圖說明四條印度佛蹟踏查的路線。
四條印度佛蹟踏查的路線,包括1.中、西印度線;2.北印度線;3.東、南印度線;西南印度線。
把教室快要坐滿的學員們,全神貫注的聽寫筆記中。
投影片中是菩提迦耶正覺大塔的建築遺址,是佛陀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聖地。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來此朝聖後,在菩提樹下安置金剛座,並在樹旁興建塔寺。此塔在14世紀後被洪水淹沒於沙土中達數百年,直到西元1861年,印度考古研究所的總指揮亞歷山大.康寧漢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找到遺址後進行考古發掘才得以重見天日。
學員們在林老師演說的帶領下,走了一趟古印度的文化時空之旅。
雖然大家一猶未盡,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佛蹟巡禮之路,所以中間下課十分鐘啦!
下課時,滿懷好奇與興趣的學員們向林老師請教印度田野行旅的經驗。
林老師細心提醒學員,到印度必須留意當地早晚氣候變化的高度落差以及飲食衛生習慣的差異。他的團隊通常都是自己扛著米糧去印度耶!天啊!真是太強了!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這也很重要,走一趟田野調查,體力最重要,如果一直處在身體不適的狀況,那就白跑了!
三點五十分左右,下半堂課開講囉!這時林老師向大家作精彩預告:配合這次「發現印度」佛教藝術講座,法鼓大學籌備處將在2009年1月舉辦「發現印度」藝術行旅,由林老師親自帶隊,進行志工海外田野圖照採集的培訓。更難得的是,還得以在同年3月底法鼓德貴學院開幕時,將田野行旅的成果作一完整呈現。如果志工們願意的話,所拍得的圖照也將有機會典藏於法鼓大學佛教藝術圖照數位典藏系統中,作為未來大學之教學、研究使用。
為了讓沒有機會親臨課堂的朋友共享這一系列佛教藝術講座,我們全程進行教學錄影,希望未來得以透過數位學習的平台,將精彩的課程呈現在大家面前。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為了彰顯王權,弘揚佛法,在帝國境內敇建約三十根石柱,即歷史上著名"阿育王石柱",投影片裡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獅子柱頭。此作雕製於西元前242-232年,高2.13米,1904年出土於印度佛教聖地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之地),是早期佛教藝術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現藏於鹿野苑考古博物館。原石柱通高約12.8米,現在柱身已斷,原址保存。
投影片中是同樣收藏於鹿野苑考古博物館,笈多王朝時代相當具代表性的"鹿野苑佛陀坐像"。此像約雕製於470年左右,高161公分,採用淺灰色的楚納爾砂石雕刻。佛陀作澄思靜慮的冥想神情,身著薄如蟬翼的通肩式袈裟,似有若無,雙手於胸前作轉法輪印,頭光上雕刻著精美華麗的纏枝花蔓帶,光環兩側飛天翔舞。佛陀左右各一有翼獅子,是源於西亞波斯文明的元素,座前浮雕著法輪、野鹿及比丘、供養人,交代了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的背景。
課程最後,林老師用了相當幽默卻也令人印象深刻的口吻提醒大家,現在台灣流行禪坐的修行方式,是一種"屁股文化",事實上徒步行走的"腳板文化",更是源自古印度的一種修行方式,所以用雙腳親臨印度佛教聖蹟的巡禮、踏查,也是一種實踐修行的重要形式,希望大家有機會走一趟古印度文化之旅。
上完課後,工作人員同林老師與師母合影留念!左起為林保堯老師、吳小梅師母、法鼓大學籌備處教務研發組顏綺映小姐、來旁聽的花藝講師周瑛戀老師、講座助理戴裕小姐、法鼓大學籌備處秘書林珊玉小姐。
非常感謝"法鼓山中山精舍"提供我們上課場地,很多位親切的志工大哥、大姐熱心協助場地佈置,謝謝你們!
最後還要感謝"法鼓山文化中心影視組支援講座錄影的工作!大哥,腿很酸吧!辛苦了!
拍攝者:陳秀慧、戴裕
記錄者:陳秀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